文章導覽 (Table of Contents)
-
楔子:那一夜,我在浴室地板上,決定殺死我的愛情
-
第一章:怪物的誕生—當「我愛你」變成「你到底想怎樣」
-
消失的戀人,多出來的室友
-
引爆戰爭的,從來都不是小事
-
-
第二章:絕望的滑手機,滑出一個改變命運的關鍵字
-
一篇文章,看見了狼狽的自己
-
理智與感性的最終對決
-
-
第三章:與緣絆的第一次接觸:這不叫迷信,這叫「心靈的深度清潔」
-
溫柔的提問,瓦解我的心防
-
「情感修復與淨化儀式」究竟是什麼?
-
-
第四章:看不見的改變,卻是感受最深的溫柔
-
那一句等了四年的「辛苦了」
-
良性循環:當我變柔軟,全世界都對我溫柔了
-
-
第五章:重生,在找回自己之後
-
從「戰友」升級為「靈魂伴侶」
-
我的故事,希望能成為你的光
-
-
關於緣絆老師
-
您可能想問的 (FAQ)
-
給正在閱讀的你:別怕,我們在這裡等你
楔子:那一夜,我在浴室地板上,決定殺死我的愛情
「砰!」
浴室的門板撞上門框,發出巨響,震落了牆上幾不可見的灰塵。我像是用盡了全身最後一絲力氣,背靠著冰冷的門板,緩緩滑坐到地上。
深夜十一點半的家,靜得可怕。靜到我能聽見自己心臟被撕裂的聲音。
我不敢哭出聲,怕吵醒那兩個我用半條命換來的寶貝兒子。淚水像關不緊的水龍頭,灼熱地、無聲地爬滿我冰冷的臉頰,滴落在磁磚地上,暈開一小灘絕望。
我們又吵架了。
為了什麼?我努力回想,腦袋卻像被掏空一樣,只剩下一片嗡嗡作響的空白。好像是為了他答應要洗、卻堆在陽台三天的臭襪子;也好像是為了他又一次對著哭鬧的兒子大吼:「可以讓他閉嘴嗎!」
但,真的只是為了這些嗎?
我心裡比誰都清楚,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從來就不是原因,只是引信。真正引爆我們的,是這段婚姻裡,那份快要滿溢出來的、令人窒息的疲憊與失望。
六年了。這段從甜蜜到麻木的婚姻,我是怎麼走過來的?我不知道。我看著鏡子裡那個雙眼紅腫、面容憔悴的女人,陌生地可怕。
這就是28歲的我?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婚姻生活?
我突然想起那句被講到爛的老話:「婚姻是愛情的墳墓。」結婚前我嗤之以鼻,覺得那是失敗者的藉口。直到今天我才懂,它不是墳墓,它是煉獄。它會把你所有的天真、熱情和自我,全部燒成灰燼,只剩下麻木的軀殼。
那一刻,我坐在冰冷的地上,做了一個決定。
我決定,要親手殺死我那份僅存的、卑微的愛情。也許,當我不再愛他,也就不會再感到痛苦了。

第一章:怪物的誕生—當「我愛你」變成「你到底想怎樣」
消失的戀人,多出來的室友
還記得我們剛認識的時候嗎?你是個多麼溫柔的男人。
你會在我生理期來的時候,翹掉朋友的聚會,提著一碗熱騰騰的紅豆湯圓出現在我家樓下;你會在我工作受挫的時候,笨拙地模仿豬哥亮的搞笑短劇,只為了逗我笑;你說你最喜歡看我笑起來的樣子,眼睛彎彎的,像夜空裡最溫柔的月亮。
那時候的我們,總有說不完的話。我們窩在小小的套房裡,可以從對未來的憧憬,聊到隔壁鄰居的八卦。那時候的你,眼裡有光,心裡滿滿的都是我。
改變,是從驗孕棒出現兩條線開始的。
不,更準確地說,是從那兩個小惡魔來到這個世界之後。
我永遠記得,當我一次抱起兩個軟綿綿的嬰兒時,那種母愛爆棚的感覺。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,我願意為他們付出一切。我天真地以為,你會跟我一樣,被這份「為人父」的喜悅沖昏頭。
但現實是,新手媽媽的生活,是一場24小時無法下線的戰鬥。
我一個人處理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,睡不飽是日常,腰痠背痛是標配。而你,以「白天要上班,不能沒精神」這個無懈可擊的理由,早早就搬到了客房,彷彿這個家只是一個供你休憩的旅館。
我告訴自己要體諒,男人是家裡的經濟支柱。於是,我默默扛下了一切。我的世界,從繽紛的彩色,變成了只有奶粉、尿布和副食品的單色調。
漸漸地,我們從戀人,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更可悲的是,我們是連房租都AA制的「室友」。你負責在外賺錢,我負責在家勞動,我們之間只剩下關於「孩子」和「錢」的交辦事項。
「奶粉沒了,下班記得買。」 「哥哥明天要打預防針,你開車送我們去。」 「管理費繳了嗎?」
除此之外,再無交流。我們不再擁抱,不再親吻,甚至連睡前的晚安都吝於給予。
引爆戰爭的,從來都不是小事
當愛被消磨殆盡,壓力就成了滋養怪物的最佳溫床。
那隻怪物,喚醒了你內心那個極度不耐煩的暴君,也把我變成了一個歇斯底里的怨婦。
孩子打翻了牛奶,你的第一反應不是安撫,而是對著手忙腳亂的我怒吼:「妳是怎麼顧小孩的!」
我因為疲憊而忘了繳信用卡費,你看到帳單上的滯納金,用一種極度輕蔑的語氣說:「妳整天在家到底都在幹嘛?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?」
那句話,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,精準地插進我早已千瘡百孔的心。
他永遠不懂,全職媽媽的「在家」,是全年無休的職場。沒有薪水,沒有升遷,沒有同事,更沒有下班的權利。我們的KPI,是孩子的健康和笑容;我們的午休,是在孩子睡著的夾縫中,用三分鐘扒完一碗已經冷掉的泡麵。
我的固執與不服輸,在一次次的羞辱和貶低下,變成了尖銳的自我防衛。
「不然你來顧啊!你以為帶小孩很輕鬆嗎?」 「我從早忙到晚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,你有幫過我一分鐘嗎?」 「這個家是我的還是我們兩個的?你除了出錢還做了什麼?」
我們的家,從溫暖的避風港,變成了充滿硝煙的戰場。每一次爭吵,都像在彼此的心上多劃開一道傷口,深可見骨,無可彌補。
最讓我心碎的,是孩子們那雙清澈又恐懼的眼睛。當我們像兩隻鬥紅了眼的公雞互相攻擊時,他們會嚇得縮在角落,不敢出聲。那一刻,我恨透了這樣的自己。
我的人生,什麼時候開始,變成了一場我演得聲嘶力竭,卻沒有一個觀眾的悲劇?

第二章:絕望的滑手機,滑出一個改變命運的關鍵字
一篇文章,看見了狼狽的自己
那一晚,把自己鎖在浴室後,我像個溺水的人,瘋狂地在手機上尋找浮木。我在臉書、在Dcard、在Ptt婚姻版,看著一個個跟我相似,甚至更悲慘的故事。
有人被家暴,有人被外遇,有人被婆家欺負。看著別人的不幸,好像能短暫麻痺自己的痛苦。但滑得越多,心卻越沉。因為我發現,這些故事的結局,往往都走向同一個地方—離婚。
就在我心灰意冷,準備關掉手機的時候,一則被演算法推薦的粉絲專頁文章,標題像根針一樣扎進我的眼球:
「當妳覺得撐不下去時,或許不是妳不夠努力,只是用錯了力氣。」
專頁的名字很特別,叫做「緣絆」。
我點了進去,那是一篇案例分享。故事的主角,跟我一樣是個全職媽媽,一樣有個下班後只會滑手機的「室友老公」,一樣在日復一日的瑣碎中,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。
她寫的每一個字,都像是在說我。那種不被理解的委屈,那種孤立無援的絕望,那種對著鏡子裡的自己,質問「我到底是誰」的迷惘。
我邊看邊哭,不是因為悲傷,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、被全然理解的釋放。
文章的後半段,提到了她是如何透過「緣絆」的法術儀式,一步步修復關係的。她說,那不是什麼控制心智的巫術,而是一種「能量的調頻」。它像一個專業的管道清潔工,清除了他們夫妻之間堵塞已久的負面情緒垃圾,讓愛與溫柔,重新有了流動的空間。
理智與感性的最終對決
看完文章,我心裡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一個聲音尖銳地嘲笑我:「醒醒吧!這就是神棍的話術!妳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要去相信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?根本是病急亂投醫!」
但另一個微弱的聲音卻在內心深處哀求:「不然呢?妳還有別的辦法嗎?溝通無效,冷戰更糟,妳已經走到懸崖邊了。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,為什麼不試試看?為了孩子,為了那個曾經幸福的家,妳賭一次不行嗎?」
那晚,我一夜無眠。腦中反覆盤旋著文章裡的那句話:「法術不能改變一個人,但它能改變你們之間的『磁場』,創造一個讓改變得以發生的『契機』。」
「磁場」、「契機」…
我回想著這幾年,我和先生之間那種凝重、緊繃的氛圍。確實,我們之間好像存在著一道看不見的牆,把彼此隔絕在兩個無法溝通的世界裡。
隔天,趁著雙寶午睡的空檔,我頂著比貓熊還黑的黑眼圈,顫抖著手,在臉書上找到了「緣絆」,點開了他們的LINE。
我猶豫了很久,打了很多字又刪掉。我怕被當成神經病,更怕最後的一絲希望也跟著破滅。
就在我準備放棄時,我走進房間,看著兩張熟睡的天使臉龐。我的大兒子在睡夢中,嘴角還掛著一抹甜甜的笑。
我的心,瞬間軟得一蹋糊塗。
為了這個笑容,我願意勇敢一次。
我深吸一口氣,送出了那句可能改變我一生的訊息:「老師,您好…我想諮詢…關於我的婚姻…」

第三章:與緣絆的第一次接觸:這不叫迷信,這叫「心靈的深度清潔」
溫柔的提問,瓦解我的心防
訊息送出後,每一秒鐘都像一個世紀那麼漫長。
終於,手機震動了。
「您好,我是緣絆的老師。別擔心,慢慢來,把您想說的,都告訴我。我會在這裡,好好地聽。」
這句簡單又溫暖的話,像一把鑰匙,瞬間打開了我情緒的洩洪閘。我哭著,用混亂的語句,把我這幾年所有的委屈、憤怒、無助,像倒垃圾一樣全部倒了出來。
整個過程,蔡老師沒有一句評斷,沒有一絲不耐。他就像一個最有耐心的心理醫師,靜靜地承接住我所有的負面情緒。等我哭完、說完,情緒稍微平復後,他才開始用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,向我提問。
「在孩子出生前,您先生是一個不懂得體貼的人嗎?」 「您還記得,上一次您們不為任何目的,只是單純地擁抱,是什麼時候嗎?」 「拿掉『媽媽』和『妻子』的標籤後,您還記得『您自己』最喜歡做什麼事嗎?」
這些問題,像一道道光,照進了我內心最幽暗的角落。我這才驚覺,我已經好久、好久,沒有好好地看看我的先生,更沒有好好地看看我自己了。
我們都被生活的壓力,塑造成了兩隻滿身是刺的刺蝟。只要一靠近,就只會互相傷害,卻忘了脫掉這身刺以後,我們原本是多麼渴望擁抱彼此。
「情感修服與淨化儀式」究竟是什麼?
長達兩個小時的深度諮詢結束後,我的心,感覺像是被溫柔地洗滌過一遍,平靜又清澈。
老師說:「您的狀況,我很理解。其實您和先生的愛意基礎還在,只是被這幾年累積的負面能量,像污泥一樣給層層包裹住了。愛,流動不進去,也表達不出來。」
「我會建議您施作一個專屬的『情感修復與淨化儀式』。」
我緊張地問:「那是什麼?需要我做什麼嗎?會不會有危險?」
老師笑著解釋:「請放心,這非常安全。您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次針對您們夫妻『關係磁場』的深度大掃除。儀式的力量,會溫和地、層層地剝離、淨化掉那些阻礙您們的負面能量,例如爭吵留下的怨氣、對彼此的失望、外界工作的壓力等等。」
「它不是去控制您先生的大腦,把他變成另一個人。 它的作用是『創造機會』。當籠罩在您們之間的烏雲散去,陽光才能照進來。他才有機會重新看見您的付出與美好,您也才有心力去回應他的善意。這是一個創造『良性循環』的起點。」
老師的解釋,沒有任何故弄玄虛,反而充滿了心理學的智慧。這讓我懸著的心,徹底放了下來。
在得知儀式只需要我提供雙方基本資料,由老師遠距離施作,我完全不需要做任何事後,我便下定了決心。
這筆費用,對一個全職媽媽來說,是一筆需要深思熟慮的開銷。但我告訴自己,如果這筆投資,能買回一個家的幸福,能讓我的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,那它將是我這輩子最划算的交易。
第四章:看不見的改變,卻是感受最深的溫柔
那一句等了四年的「辛苦了」
儀式結束後的頭幾天,日子好像跟往常一樣。我一度懷疑,這是不是只是我的一場心理作用。
但我牢牢記著老師的叮嚀:「不要心急,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『微小不同』。」
第一個「不同」,發生在儀式後的大概第五天。
那天,小兒子發燒,整個人像無尾熊一樣掛在我身上,哭鬧不休。我抱著他,又是餵藥又是安撫,忙得焦頭爛額。以往這種時候,先生下班回來,只會皺著眉頭說:「怎麼又生病了?」那語氣彷彿是在責怪我沒把孩子顧好。
但那天,他一進門,看到我們母子倆狼狽的樣子,竟然是先走過來,從我手中接過孩子,然後轉過頭,看著我的眼睛,非常認真地說:
「老婆,辛苦妳了。」
短短五個字,我等了整整四年。我的眼淚,當場就掉了下來。那不是委屈的淚,而是被理解、被看見的感動。
那晚,他主動留下來,跟我一起照顧孩子,幫孩子擦身體、量體溫。雖然他動作笨拙,但那份心意,卻像一股暖流,溫暖了我早已冰封的心。
良性循環:當我變柔軟,全世界都對我溫柔了
從那句「辛苦了」開始,我們之間那堵看不見的冰牆,開始一點一點地融化。
-
他下班回家,不再是第一時間癱在沙發上滑手機,而是會先問我:「今天過得好嗎?孩子們乖嗎?」
-
他開始會在我煮飯時,主動把客廳的玩具收拾乾淨,雖然收得亂七八糟,但我知道他盡力了。
-
週末,他會主動提議:「妳出去放風一下吧,找朋友喝個下午茶,孩子我來顧。」
而他的改變,也像一面鏡子,照見了我自己的轉變。
我發現,我的心,也跟著變柔軟了。
當他釋出善意時,我不再像以前一樣,用「你早該這樣了」的冷言冷語去回應。我學會了微笑著說「謝謝你」,學會了在他挫折時給他一個擁抱,學會了在他分享工作趣事時,當一個專注的傾聽者。
我開始實踐老師的另一個建議:「把專注力,拉回自己身上。」
我利用他顧孩子的時間,重拾了我的畫筆。我畫我們一家四口的生活,畫育兒的雞飛狗跳,畫那些又好氣又好笑的瞬間。我把這些圖文po上IG,沒想到竟然引起了很多媽媽的共鳴。看著粉絲數一點點增長,我找回了一種久違的、名為「成就感」的東西。
當我不再是那個24小時待命的怨婦,當我有了自己的精神寄託,我整個人都開始發光。我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了,我的笑容變多了,連孩子們都感覺到媽媽的快樂,變得比以前更愛撒嬌。
家裡的氛圍,從低氣壓的陰天,變成了萬里無雲的晴天。我們這才發現,原來幸福,從來都不需要驚天動地,它就藏在這些溫柔的、日常的細節裡。

第五章:重生,在找回自己之後
從「獄友」升級為「靈魂伴侶」
時間,是最好的見證者。距離那次儀式,已經過了大半年。
我們的關係,沒有回到最初那種熱戀的激情,而是昇華到了一種更穩固、更深刻的層次。我們不再是互相消耗的「獄友」,而是並肩作戰的「神隊友」,更是懂得彼此脆弱的「靈魂伴侶」。
我們依然會吵架,但我們學會了如何「好好吵架」。我們會先處理情緒,再處理事情。我們會試著去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的真實需求,而不是只顧著攻擊對方的觀點。
那天晚上,我們哄睡孩子後,難得地開了一瓶紅酒,坐在陽台聊天。
他握著我的手,眼神誠懇地說:「老婆,謝謝妳沒有放棄我,也沒有放棄這個家。我現在才明白,妳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。對不起,我之前…真的很混蛋。」
我笑著流淚,搖了搖頭:「我們都辛苦了。謝謝你也願意,重新牽起我的手。」
那一刻,我知道,我們真的回家了。回到了那個,以愛為名的,最初的起點。
我的故事,希望能成為你的光
我常常在想,如果那天晚上,我沒有看到「緣絆」的文章,如果我被我的理智戰勝,沒有送出那則訊息,我現在會在哪裡?
也許,我已經簽下了那張離婚協議書。 也許,我還在那個充滿怨氣的牢籠裡,日復一日地麻木度日。 也許,我的孩子們,就得在一個破碎又冰冷的家庭中長大。
我不敢想。
我寫下這篇長長的故事,不是為了宣揚什麼迷信。而是想用我最真實的經歷,告訴所有和我一樣,曾經或正在婚姻中感到痛苦、絕望的你:
親愛的,你不是不夠好,也不是不夠努力。有時候,你只是需要一點外在的、溫柔的力量,來幫你推開那扇你早已無力推開的窗,讓陽光照進來。
「緣絆」的法術,對我而言,就是那股最溫柔、也最強大的力量。它沒有施展任何魔法,它只是把我先生,和我自己,還給了彼此。
如果你也覺得累了,撐不下去了,請不要急著放棄。給緣絆一個機會,也給你自己的幸福,一個重生的機會。
關於緣絆老師
老師深耕東西方神秘學與能量研究多年,他擅長以現代、理性的角度,結合心理學的洞察,去解析傳統法術儀式的內核。他始終相信,法術的最高境界,不是控制與改變,而是「療癒」與「引導」。他溫暖而富有同理心的諮詢風格,已幫助無數個案走過生命中的低谷,重新找回愛與和諧的力量。
您可能想問的 (FAQ)
Q1:緣絆的法術安全嗎?會不會有報應或副作用?
A1: 絕對、保證、100%安全。 緣絆的儀式根植於西洋白魔法與自然能量體系,核心是「祝福」與「淨化」。我們引導的是宇宙中純淨、正向的能量,目的在於化解負面淤塞,讓事物回歸和諧。這與需要交換、涉及操控或帶有惡意的黑魔法截然不同,絕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或因果問題,請您務必放心。
Q2:儀式多久見效?保證成功嗎?
A2: 能量運作需要時間發酵,如同種下一顆種子,需要陽光、空氣、水才能發芽。通常建議給予1-3個月的觀察期,許多人會在此期間感受到氛圍的轉變。我們必須誠實地說,世上沒有100%保證的法術。因為法術是強大的「催化劑」與「助力」,而非取代您努力的「萬靈丹」。它能為您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,但關係的經營終究需要您的智慧與行動。我們能承諾的,是每一次儀式都將灌注最真誠與強大的祝福能量。
Q3:我的隱私會被保護嗎?
A3: 這是我們的最高原則。 我們深知您故事的私密性與重要性。您的一切資料與對話內容,都將被視為最高機密,僅用於儀式評估與施作,絕不外洩。緣絆是一個讓您能安心傾訴與療癒的樹洞。
Q4:除了婚姻問題,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嗎?
A4: 是的。只要涉及「情感」與「關係」的層面,都是我們擅長的領域。包括:感情挽回、斬斷對方或自己的爛桃花、提升個人魅力與人緣、化解職場小人、修復親子或朋友關係等,都可透過專屬儀式進行能量調整。
Q5:我不是台灣人/不住在高雄,可以做嗎?
A5: 當然可以。能量的傳遞無遠弗屆,不受地理空間限制。所有諮詢與儀式皆可透過線上遠距離完成,效果與親臨現場完全相同,既方便又保有絕對的隱私。
給正在閱讀的你:別怕,我們在這裡等你
親愛的朋友,我知道你的手指滑到這裡,內心一定還有許多猶豫和不安。
這沒有關係。因為勇敢,不是不害怕,而是在害怕中,依然選擇向前邁出一步。
你的故事,值得被溫柔傾聽。你的幸福,值得你為它奮力一搏。別再讓深夜的眼淚,成為你唯一的慰藉。
改變,就從你送出第一則訊息開始。
立即聯繫我們,為你的人生,預約一個幸福的轉機:
-
LINE ID:
enkizuna
(點擊ID可直接複製,加入好友後即可諮詢) -
電話洽詢:
0908-493718
(蔡老師親自接聽,若忙線中請稍後再撥或LINE留言) -
電子信箱:
spellstsai@gmail.com
-
FB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nkizuna.love/
P.S. 我知道你可能還在想:「這真的有用嗎?」當初的我也問了自己一百次。但我現在可以告訴你,那一次的勇敢,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。